魏地。
布政使司馬尤正在旁觀一場案件的審理。
案件有一些疑點,但總體上來看,罪犯應(yīng)該是抓對了的。
但是官員最終還是判了罪犯無罪釋放。
很快,審理結(jié)束,圍觀的百姓議論紛紛的走了。
司馬尤混在人群里離開,很快就走到附近的一家酒樓里,一個人默默的喝酒。
“司馬布政使,請問您找我有什么事呢?”此時,一名兩鬢斑白的中年男人走來。
“請坐?!彼抉R尤道。
中年男人隨即坐下,他的名字是唐柄,最近剛剛通過了藝考法考,成為了一名法學(xué)家。
但實際上,唐柄的父親是真正意義上的魏地大法官,相當(dāng)于乾地那邊的包丞。
“你怎么看乾法里的反坐法?!彼抉R尤問。
“反坐嗎?”唐柄皺了皺眉頭,然后說道,“嚴(yán)了許多,先說說變動吧?!?br/>
“原本的反坐法只規(guī)定了誣告,也就是說,誣告的人會承擔(dān)罪名。”
“但現(xiàn)在的,由趙辵所修的乾法里來看,首先是范圍擴大了?!?br/>
“不再局限于誣告,這是案件范圍上的。然后是不再局限于民,也到了官員。這是很大的修改——官員錯判,反坐判刑?!?br/>
“審判錯誤,也就是造成冤假錯案,視冤屈者所受到的不該存在的處罰而進行反坐。進行錯判的官員輕者丟失官職,重則償命?!?br/>
“有一說一……得虧趙辵真的敢這么修法啊?!?br/>
“我覺得,這應(yīng)該是和陛下當(dāng)初所設(shè)的藝官有關(guān)?!?br/>
“藝官水平參差,此制度應(yīng)當(dāng)是制約藝官的?!?br/>
司馬尤喝了口茶:“那你覺得實際實施呢?”
“嗯……我魏地向來重法,提倡以法治國?!碧票肓讼?,“所以,就我個人的觀點的話,這會導(dǎo)致官員采取【疑罪從無】的審判傾向?!?br/>
“換言之?!?br/>
“無罪推定。”
“以嫌犯無罪為前提條件,官員審判傾向于這個結(jié)果?!?br/>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