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后問起西行路上發(fā)生的事,話少的冷巍細細講與她聽。太后聽得極為認真,她那素未謀面的孫女哪怕長在民間,也被教養(yǎng)得極好,孝順父母,體恤下人,無懼邪惡,不畏權貴,富俠義仁愛之心,具妙手回春之術,太后又是心酸又是欣慰。<r/>
<r/>
這樣的丫頭誰人不愛呢?被柴家小子看上,一點都不奇怪!真要是宮里頭那個去了,人家還不見得稀罕呢!<r/>
<r/>
冷巍本想說不止柴少主看上了,連溫衙內都對蔻蔻動了真心,可話到嘴邊他又咽了回去。說了又有何用?他們前腳出秦州,柴宗理抽調來固防的兵馬后腳就到了,哪怕他武藝超群,想孤身而入把蔻蔻帶出西北亦是極其困難,除非他有李光魏那樣手眼通天的能力。再者,以柴少主那輕浮狂野的個性,蔻蔻的清白怕早就不保了。衙內再好再用情至深也無法改變住他是溫家人的事實,父母之仇不共戴天,蔻蔻怎可能接受他?<r/>
<r/>
盛翀問要不要想方設法把蔻蔻接回來,太后凝思遲疑了會兒擺擺手,道:“十六歲的丫頭,合該嫁人了。柴家那小子哀家見過,相貌堂堂,頗有男兒氣概。他既對蔻蔻極為喜愛,想必不會虧待了她。且他母親阿芙在哀家這兒教養(yǎng)過幾年,性子文雅嫻靜,知書達理,蔻蔻若做了柴家的媳婦,一來沒有辱沒她的身份,二來那地方雖遠于蔻蔻卻是個好的歸宿。至少,東都這些魑魅魍魎是害不了她的!至于戰(zhàn)事……”太后輕哼一聲,“就看仁壽殿那位的造化了!”<r/>
<r/>
出了陶光園,盛翀見冷巍愁眉不展,寬慰了他幾句,又問他以后作何打算。冷巍還沒想好,如今唯一牽絆他的事也已解決,他只需繼續(xù)留在禁軍中安穩(wěn)度日便可,可不知怎地他的心就是靜不下來,過得越安穩(wěn)他反而越焦躁,甚至到了夜不能寐的地步。喝再多的酒,也撫慰不了他空落落的心。一個習慣了孤獨的人,突然覺得寂寞,讓他無所適從。<r/>
<r/>
宮城飛香殿里,身懷六甲的溫貴妃正朝自己那不爭氣的女兒發(fā)脾氣。<r/>
<r/>
“你做事之前為何不來同我商議下?一個賤婢幾句話就挑撥得你頭腦發(fā)昏,殺人放火,你當自己是山賊野寇呢?御史的折子在你父皇案上都摞幾尺厚了!”<r/>
<r/>
溫樂公主蕭如瑾“噗”一聲吐掉口中的葡萄皮,不耐煩道:“死了兩個罪囚而已,至于這般小題大做?且不是已經(jīng)將那奴婢殺了,還要怎樣?我看那些御史就是吃飽了沒事干!”<r/>
<r/>
“你!你壞了你父皇和外祖父的大計!東南亂了,西北亂了,朝堂也亂了,吵得你父皇焦頭爛額,不得安生!你也不是小孩子了,不能為你父皇分憂,也別整天惹禍添亂呀!”溫貴妃氣得揉了揉額頭,旁邊的嬤嬤勸她懷著身孕莫要動氣,溫貴妃深知腹中孩兒的重要性,泄了口氣,“罷!罷!我來是想告訴你,你父皇前幾日為你擇婿,選來選去挑中了禮部侍郎江同煥的兒子,叫江英樹,年二十,現(xiàn)在禁軍任參軍。他……”<r/>
<r/>
蕭如瑾的杏眼一下子瞪圓了,不等溫貴妃將話說畢就跳起來,叫道:“我不嫁!一個禮部侍郎的兒子也配得上我?父皇到底怎么想的?我不是跟母妃你提過的嗎?我要嫁給安定侯府的小侯爺!除了他,女兒誰也不嫁!”<r/>
<r/>
溫貴妃拍了下桌子,柳眉倒豎呵斥道:“你就不能長點腦子讓我省點心嗎?太后下了懿旨不準你再踏入陶光園半步,太后和安定侯府是何關系你難道不知?你父皇素來敬重太后,對太后比對自己的生母還要孝順,你惹下這等大禍,你父皇對你失望透了!正在氣頭上呢,你再忤逆他,信不信他一氣之下將你遠嫁,嫁到那窮鄉(xiāng)僻壤去?”<r/>
<r/>
蕭如瑾繃緊了臉兒,嘴角耷拉下來。她被父皇罰禁足思過,一連數(shù)日,父皇都未曾來看過她。她心中還是有些擔憂的,御史的參奏她倒沒放在心上,就是突然下旨申斥她的太后,讓她詫異又忐忑。太后多少年沒管過事了,殺兩個罪囚能算多大點事兒,同她以往做下的事相比根本不值一提,那時也沒見太后蹦出來教訓她。這回也不知是她背運還是怎么的了,竟惹到了太后!父皇想睜只眼閉只眼的庇護她也是不能了,連累她和小侯爺?shù)囊鼍壱膊怀闪?,早知道就不該聽信了那賤婢的挑撥!<r/>
<r/>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